热搜: 豪彩平台app下载安装投注
中新网11月2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研究体系,需要构建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体系。”近日,在2023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圆桌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
会议现场。供图
2023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圆桌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办,《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共同承办。
会议紧密围绕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为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加速发展,促进产业模式创新与交流合作提供智库支持。
沈昌祥认为,网络空间安全构建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体系,要从五方面下手,包括技术创新攻关、主动防护构建、安全综合治理、复杂环境对抗、追踪取证反击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副部长郭玖晖在会议指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将有力护航航天强国建设,并对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智库”,为航天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出谋划策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强调,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要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地开展研发制造产业链,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开展安全性检测和评估,开展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为我国的网络安全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李佳表示,系统院将继续发挥智库平台优势,建强做佳《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这一学术交流平台,做好学术思想与科技成果传播的通道,为推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关村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晓春分析了当前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形势和问题,提出要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具体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加强专用网络入口管控、加强供应链安全管控三项指导性建议。(完)
中新网太原11月28日电 (记者 李新锁)秋收过后,山西沁水的田野里就铺满了玉米秸秆,怎样减轻农民耕种负担,还能创造经济效益?今年,沁水县借助市场化手段,培育秸秆收储运经营主体,通过“秸秆养牛、养羊”等模式,给秸秆找到新出路。
28日,在沁水县红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红土地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内,饲养员驾驶着撒料车将混有秸秆的草料投放在食槽内,一头头西门塔尔牛整齐排列从栏中探出头来取食。而在不久前,这些草料还是铺在农田上的秸秆。
沁水县秸秆离田养牛,变废为宝。沁水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作为农业大县,沁水县每年种植玉米、小麦35万亩左右,年产秸秆17万吨。
沁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山西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沁水将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推行“秸秆养牛”模式,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沁水县红土地公司负责人何立业介绍,“企业用收草机把各村的玉米秸秆收回来,用搅拌机搅拌后加上饲料,就可以直接喂牛了”。
得益于丰富的秸秆资源,红土地公司计划明年扩建2栋牛舍,养殖规模从160头发展到450头,收储秸秆面积从1500亩扩大到5000亩。
晋城市农村社会事务中心资源环境站负责人李阳表示,近年来,沁水县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县有养牛场100余家、年养牛量4000头;养羊场800余家、年养羊量19万头,年需秸秆量4.4万吨。
“过去,田间地头被随意丢弃的麦秆、玉米秆,如今成为牲畜的营养餐,不仅减轻了禁烧秸秆带来的环境压力,还为农民换来了真金白银。”李阳说,沁水县依托企业、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化经营主体,现已申报主体9家,7家进行开工建设,2家完成土地平整。
沁水县秸秆离田养牛,变废为宝。沁水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作为秸秆回收、利用先行者,山西丰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沁丰表示,企业今年辐射服务了3个乡镇,涉及五六万亩土地,可回收秸秆约1万吨,毛收入预计在300多万元。
截至目前,沁水已完成秸秆离田6万亩,预计年底可达到10万亩,涉及12个乡镇,最终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收益约1500万元,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完)